<progress id="1nlth"></progress><em id="1nlth"></em>

    <progress id="1nlth"><sub id="1nlth"><thead id="1nlth"></thead></sub></progress><address id="1nlth"><sub id="1nlth"><font id="1nlth"></font></sub></address>
    <progress id="1nlth"><thead id="1nlth"><font id="1nlth"></font></thead></progress>
      <big id="1nlth"></big>

      <progress id="1nlth"></progress>

          張興凱委員:應急管理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
          關鍵詞:  來源:  發布時間:2024-03-08 16:53:09

         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張興凱委員:

          應急管理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

          光明日報2024-03-05

          作者:本報記者 姚亞奇

          文章內容來源:光明日報

          兩會報紙.jpg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近年來,我國應急管理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,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基本構建,綜合應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。回顧改革發展進程,其中的一些重要進展讓我深有感觸。

         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部署,對應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。按照“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”的要求,我國發揮綜合優勢和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,加強統分結合、防救協同、上下聯動,銜接好各環節的責任鏈條,推動形成了齊抓共管、協同高效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。

          我國高度重視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,突出抓安全風險的源頭防控、常態管控、監測預警、工程治理,主動塑造有利于發展的安全環境。在各方努力下,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的能力也得到全面增強,構建了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、以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、以軍隊應急力量為突擊、以社會力量為輔助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體系。2023年5月,“應急使命·2023”高山峽谷地區地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在云南麗江舉行。面對一場模擬的7.6級地震“突襲”,多支應急救援力量快速響應、科學應對、高效救援。這場令人震撼的綜合演習,不僅提高了應急指揮效能和救援合力、促進抗震救災能力提升,也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的有力、有效。

          在我國應急管理事業進一步改革發展進程中,我建議,要做好科學、系統、全面的安全生產情況普查,只有查清隱患,才能“從源頭上防范、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”。要把“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”做扎實、做細、做到位。同時,要健全完善安全應急教育機制,不斷提升公眾安全意識。

          (本報記者姚亞奇采訪整理)

          北京紅立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?2015 Redcube All Right Reserved.
          京ICP備19040869號-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(京)-非經營性-2018-0057 (京)網藥械信息備字(2021)第00137號
          關注我們
          黄色一级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