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災難和事故現場作業人員應急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原則?
1) 迅速撤離災區:當發生重大災害和事故,災區不具備事故救援條件,或救援人員在事故救援過程中可能危及自身安全時,應迅速撤離現場至安全地點或井內。
2) 及時報告災害:在災害事故的早期階段,現場作業人員應盡量了解和判斷事故的性質、地點和程度。在積極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時,
應及時向礦井調度室報告災情,并迅速向事故可能影響區域的人員發出警報。
3) 積極消災:利用現場條件,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方法,及時投入現場救援,將事故消滅在初期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,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。救援人員時,請執行三前三(即“先搶救幸存者,然后搶救死者;先搶救重傷者,然后搶救輕傷者;對于窒息或心跳的受傷工人,
呼吸很快停止,出血和骨折,放松,止血,先固定,然后抬著)。
4) 適當、安全的避災:當避災路線因冒頂、積水、火災或有害氣體堵塞,現場作業人員無法撤離,或自救人員在有效工作時間內無法到達安全地點時,應迅速進入避難室和災區較安全的地方,或進入快速搭建的臨時避難室自救互救,妥善安全避險,努力維護和改善自身生活條件,等待救援。
2、 采煤工作面或其他部位透水前兆:
1) 頂板受壓,底板凸起。
2) 噴水量增加。
3) 紅著臉,汗流浹背。
4) 裂隙水,發出嘶嘶聲大聲喊叫。
5) 水是泥濘的。
6) 空氣變冷了,起了霧。
7) 氣味。積水區有害氣體主要有硫化氫、二氧化碳和瓦斯。硫化氫的氣味與臭雞蛋的氣味相似。
3、 過濾器自救器的使用注意事項:
1) 必須將自救器佩戴到安全的地方,然后才能將其移除。不得將其移除,因為它感覺干燥和炎熱。
2) 快速準確地佩戴自救器。
4、井下發生煤塵爆炸或火災事故,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,造成人員中毒;有時煤與瓦斯突出導致高濃度瓦斯充滿巷道;或冒頂、滲水后,采空區有害氣體流入巷道,也會造成人員中毒或窒息。
1) 迅速將中毒或窒息的工人運送到空氣流通新鮮、周圍支撐完好的地方。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有害氣體威脅時,急救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,受傷人員也應佩戴自救器;
2) 盡量清除粘液、血塊,
破碎煤矸石等雜物進入受傷工人口鼻,解開衣服、皮帶,脫下膠鞋,做好保暖工作,防止傷風感冒;
3) 對于中毒或窒息受傷的工人,如果呼吸微弱或停止,應進行人工呼吸,
如果心臟停止跳動,應使用胸外心臟按壓或兩種方法恢復呼吸和心跳。
4) 現場急救過程中,急救人員必須保持冷靜并迅速行動。在進行急救時,他可以要求礦山派遣醫生進行治療。